来源:人气:107更新:2025-07-05 17:33:54
聚焦检察侦查领域的电视剧《以法之名》近期在央视与优酷平台同步上线。随着剧情层层递进的铺陈,观众对剧中大胆突破的叙事手法反响强烈,纷纷赞叹其"真敢拍"的勇气。这一评价与《人民的名义》因反腐题材引发的"最大尺度"讨论形成呼应,但事实上折射出对作品现实意义的片面理解。
电视剧《以法之名》以检察机关高效办理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为核心叙事,通过展现打击政法系统内部“保护伞”的行动,揭示了维护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图景。作品引发网友“真敢拍”的热议,其深层原因在于:相较于同类题材,该剧在悬疑、反腐、涉黑、破案等元素的呈现上更具力度,在展现检察侦查职能时更具锐度,在描绘“扫黑除恶、打伞破网、刀刃向内、刮骨疗毒”等反腐行动时更具创新视角。这种敢于触碰社会敏感议题的创作态度,既体现了主创团队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,也彰显了对正义与邪恶对抗场景的直面呈现,却也引发部分观众对检察机关形象与社会公平正义认知的隐忧。然而,正是这种争议性评价,偏离了作品的现实价值内核。
该剧的现实意义在于精准把握了社会脉搏。政法队伍作为和平时期奉献最多的群体,涌现出诸如陈昕茹、张文博、施净岚、潘东升、周春梅、崔道植等英模典型,构建起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坐标。与此同时,现实中仍存在有案不立、压案不查、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渎職现象,这正是当前政法系统开展教育整顿、将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”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现实动因。作品通过影视化呈现,既展现了政法队伍自我革新的勇气,也突破了传统法律题材的表达边界,其价值不应仅以“敢不敢”来评判。
《以法之名》通过检察侦查视角,以真实案例为蓝本,生动诠释了法治建设中“公平正义”的核心价值。从审判中心主义改革到冤假错案纠正,从平安中国建设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良法善治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基。随着《人民的名义》《第二十条》等优秀法治题材剧集的涌现,影视作品正以更专业的方式传递法治精神。该剧以检察院第十一检察部职能为切入点,展现司法反腐的实质进程,恰恰证明了高质量法治题材创作的突破意义。只有直面司法腐败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,才能真正实现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。当法治影视作品持续以专业视角回应社会关切,那些对“大尺度”的疑虑终将被“拍得好”的实际成果所消解。我们期待更多具有现实价值的法治题材作品涌现,用光影力量推动法治进程。
Copyright © 2023 www.jdw8.com 统计代码